佛陀的圣弟子传合集
克白灵苏孜阿甫片价格大概是多少 http://pf.39.net/bdfyy/bdfhl/140219/4340651.html 佛陀的圣弟子传 01 ● ◎作者 向智长老(NyanaponikaThere,-,向智长老专辑) 向智长老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上座部佛教诠释者。出生于德国。他于一九三六年,在三界智大长老(Ven.NyanatilokaMahathera)座下受戒,直到一九九四年末去世为止,共计度过五十八年的比库(bhikkhu)生活。他是康提(Kandy)佛教出版协会的创办人与长期编辑。他的著作包括《佛教禅修心要》(TheHeartofBuddbistMeditaion)、《法见》(TheVisionofDhamma)与《阿毗达摩研究》(AbbidhammaStudies)。 ● ◎英文版编者 菩提比库(BhikkhuBodhi) 菩提比库是来自纽约市的美国佛教僧侣,于一九七二年在斯里兰卡出家。他目前是斯里兰卡佛教出版协会(BuddhistPublicatio-nSociety)的会长与编辑。 他的著作包括《包含一切见网经》(TheDiscourseontheAllEmbracingNetofViews)、《阿毗达摩概要精解》(AComprebensiveManualofAbbidbamma)与《中部》(TheMiddleLengrhDiscursesofrheBuddba,为共同译者)。 ● ◎译者简介 赖隆彦 海洋大学造船系毕业,中华佛学研究所研究。 曾任中华佛学研究所藏文讲师、智光工商德育老师、佛光出版社资深编辑、普门杂志社资深编辑。 译作:《森林中的法语》、《阿姜查的禅修世界--戒》、《阿姜查的禅修世界--定》、《阿姜查的禅修世界--慧》等。 ◎编注: 比库: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南传上座部比库僧众。 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汉传佛教译为为“比丘”、“苾刍”等,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汉传僧众。 阿拉汉:巴利语arahant的音译,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指一切的漏尽者(khinasava,断尽烦恼者),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汉传佛教依梵语arhant音译为“阿罗汉”,谓为小乘极果。其音、用法皆与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 本文全部采用巴利语新音译,参见《部分巴利专有名词采用新音译的方案》、《巴利语汇解》。 02 ● 本书所出现的巴利佛典经文,都将采用巴利佛典的略语来标示其出处,因此,以下列出这些惯常使用的巴利佛典略语,供读者对照参考。 AN=AnguttaraNikāya《增支部》(标示节号与经号 Ap.=Apadāna《譬喻经》(i=长老譬喻,ii=长老尼譬喻;标示章号与段落;缅甸文版) BL.=BuddhistLegends《佛教传奇》(法句经注释) BPS=BuddhistPublicationSociety佛教出版协会(康堤,斯里兰卡) Comy.=Commentary注释 Dhp.=Dhammapada《法句经》(标示偈号) DN=DīghaNikāya《长部》(标示经号) Jat.=Jātaka《本生经》(标示号码) Mil.=Milindapanha《弥林达王问经》 MN=MajjhimaNikāya《中部》(标示经号) PTS=PaliTextSociety巴利佛典协会(牛津,英国) Pv.=Petavatthu《饿鬼事经》 SN=SamuttaNikāya《杂部》(标示章号与经号) Snp.=Suttanipāta《经集》(标示偈号或经号) Thag.=Theragāthā《长老偈》(标示偈号) Thig.=Therīgāthā《长老尼偈》(标示偈号) Ud.=Udāna《自说经》(标示章号与经号) Vin.=Vinaya《律部》(标示卷号与页数) Vism.=Visuddhimagga《清净道论》(ThePathofPurification的章号与段落) Vv.=Vimānavatthu《天宫事经》(标示偈号) 03 《佛陀的圣弟子传》中文版出版缘起 ● 《佛陀的圣弟子传》中文版出版缘起 二千五百多年了,佛教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与各地域风俗融合,产生了多元的面貌。但佛陀当时的教导是什么?弟子们如何在佛陀的教导下解脱烦恼,觉悟圣道,永远是每位有心踏上学佛之路的人想一探究竟的。《佛陀的圣弟子传》所说的即是二十五位真实存在于历史上的佛陀弟子,经由佛陀的教导而悟道的故事。 ●本书译自二十世纪重量级的佛教思想家——德籍斯里兰卡高僧向智尊者(NyanaponikaThera)与德国重要的佛教作家——何慕斯.海克(HellmuthHecker)合着,菩提比库(BhikkhuBodhi)编辑的《佛陀的大弟子——他们的生活、作品与遗产》(GreatDisciplesoftheBuddha:Theirlives,TheirWorks,TheirLegacy)一书。不同于一般佛教传记根据汉译经典或传说故事撰写,本书内容均援引自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巴利佛典、论书与注释书,详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圣弟子们的修行生活片段与悟道的特色、觉悟的关键,以及佛陀智慧的教导。而引自《本生经》的故事,则提供了另一种讯息——圣弟子在过去生的发愿与修行,以及对此生的影响。其中最特别的是,本书引用了许多《长老偈》与《长老尼偈》中的诗偈,这些诗偈都是圣弟子亲口所说的自身经历与感受,使人仿佛亲听圣者的心灵之音。 ● 本书的内容丰富庞大,共介绍了二十五位弟子,除了巴谢那地王(Pasenadi)的皇后玛莉咖(Mallika)并未证果之外,其他二十四位都是证得初果以上的圣弟子。为了凸显故事的主体人物,同时也减轻读者的阅读压力,我们将本书的内容编译成四册发行: 第一册《佛法大将沙利子.神通大师马哈摩嘎喇那》:记录佛陀的双贤弟子沙利子(Sariputta)、马哈摩嘎喇(Mahamoggallana)。 第二册《僧团之父马哈咖沙巴.佛法守护者阿难达》:叙述的是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阿难达(ananda)这两位佛陀教法的传承者。 第三册《天眼第一阿奴卢塔.议论第一马哈咖咤亚那》:记录“天眼第一”的阿奴卢塔(Anuruddha)与“议论第一”的马哈咖咤亚那(Mahakaccayana)。此外,还收录了盎古利马喇(Angulimala)、吉答(Cittabhikkhu)两位比库的传记。 第四册《佛陀的女弟子与在家弟子》:第一部是佛陀女弟子们的故事,包括:维沙卡(Visakha)、玛莉咖(Mallika)、柯玛(Khema)、跋达.昆达拉克萨(BhaddaKundalakesa)、积撒.苟答弥(kisaGotami)、索那(Sona)、难达(Nanda)、沙玛瓦帝(Samavati)、巴答咤拉(Patacara)、安巴拔利(Ampapali)、西利玛(Sirima)、乌答拉(Uttara)、伊西达西(Isidasi)等,共有十三位女弟子。第二部分是佛陀在家弟子的故事,包括:给孤独长者(Anathapindika)、吉达长者(Citta)、诺酤罗长者父(Nakulapita)、诺酤罗长者母(Nakulamata)等,共有四位在家弟子。关于这部分的资料流传很少,尤其是佛陀女弟子的事迹,更是鲜为人知,因此显得相当珍贵。 ● 透过巴利佛典的记录,本书呈现了较为接近历史与人性的原貌,让我们一窥从凡夫蜕变为圣者,内心是经历怎样的转化;悟道后的他们,又如何面对生、老、病、死等现实的人生历程。阅读这些早期佛教成就者鲜活的传记,有助于提升我们心灵的洞见,扩大修行的视野,也为现代的修行者点燃一盏明灯,照亮修行的前路。 典范不远,你也可以成为这样的圣者。 04 《佛陀的圣弟子传》英文版的结集 ● 《佛陀的圣弟子传》英文版的结集 近年来,西方书海中出现的几乎都是佛陀以及其教法的相关书籍,那也就是佛教三宝中的前二宝,关于第三宝——僧团(Sangha)的书籍则相当不足。即使对于“僧团”一词的意义也有争议。那些并未从巴利原典入手的人,对于佛陀原始核心弟子的认知仍然懵懵懂懂。这些落差之所以愈发明显,是因为佛陀做为心灵导师的成功程度,完全取决于他训练弟子的技巧。 经典中为礼敬佛陀而称他为“无上士调御丈夫”①,要检验这句话的真实度,就必须去看他所指导的男女弟子的气度。就如太阳的价值,不只在它本身的光明,同时也在它照亮世间的能力一样。因此,佛陀作为心灵导师的光辉,不只是取决于他教法的清晰度,更是在他能启发前来求皈依者与因材施教。缺少弟子团体见证它转化的力量,“法”(Dhamma)将只是学说与严谨修持的包裹,徒有令人钦佩的清晰与精确的理智,但都与活生生的人无关。“法”只有在接触生命,提升它的追随者,经他们转化为智慧、慈悲与清净的典范时,“法”才会有生命。 ● 佛陀的圣弟子传英文版即是尝试以对佛陀最卓越的二十四位②弟子生动的描绘,来填补西方佛教文献这方面的不足。本书是从一系列伟大弟子的单独小册演变而来,由佛教出版协会(BuddhistPublicationSociety,简称BPS),以它着名的《法轮丛刊》(TheWheel)标志发行。第一本出现的传记是令人尊敬的向智(Nyanaponika)长老所写的《沙利子传》(TheLifeofSariputta),于一九六六年以独立刊物首次出版,那时并未想到要发展成一个系列。 然而,在同一年,德国佛教作家何慕斯.海克(HellmuthHecker)开始在德国的佛教期刊《知识与改变》(WissenundWandel保罗·黛比斯〔PaulDebes〕于一九五五年创办)上,出版伟大弟子的略传。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知识与改变》共刊行了四十一篇略传,其中许多的篇幅都非常简短。 ● 在七O年代晚期,向智长老有了构想,然后佛教出版协会的编辑,便延续他有关沙利子(Sariputta)的研究,以海克博士的文章为基础,在《法轮丛刊》系列上展开其他的伟大弟子传。因此,在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间,以单独《法轮丛刊》小册的方式,出现了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阿难达(ananda)、盎古利马喇(Angulimala)、给孤独(Anathapindika)、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与阿奴卢塔(Anuruddha),以及八位重要女弟子的略传。它们都由向智长老或由他请托的其他人翻译成英文。最后,在一九九五年,我写了一本马哈咖咤亚那(Mahakaccayana)长老的小册,那是这个系列最晚出现的。(编按:各篇原作出处请见第-页。) 几乎所有海克博士原来的文章,都被向智长老大规模地扩充,新增的内容皆援引自巴利藏经与其注疏,并以他的洞见思维来深化它们。在从原来的小册要结集成这本合辑的准备过程中,我对所有的旧版几乎都做了一些实质修改,并再增加更多材料,以便能更进一步地看到这个弟子的全貌。 ● 在女弟子这一章,又新增了原来《法轮丛刊》系列所无的四个人物,然而相对于先前男弟子的研究,在处理个别的女弟子时,因为原始资料的缺乏,而无法有相同的篇幅。此外,在风格上,也有必要对原来的略传做彻底的改写。 我几乎重新翻译了所有的偈(gatha),因为在《法轮丛刊》小册中经常都引用较早的翻译,现代读者恐怕难以接受那种高不可攀的风格。为了让行文更为可信,我加入更多的偈,大都引自《长老偈》(Theragatha)与《长老尼偈》(Therigatha)。除非特别标示,否则所有偈都是由我所译,但这两本合集的很多名相翻译,我都是参考诺曼(K.R.Norman)的长行直译,请见他所出版的《长老偈》(EldersVerses)第一部以及第二部。 ●我要感谢佛教出版协会里,我的长期助理——祥智尼师(AyyaNyanasiri),她先整理《法轮丛刊》小册,以便日后重新以单书发行。我也要感谢舍卫尸利.月宝女士(Mrs.SavithriChandraratne),她勤快而精确地将原稿输入电脑。我很感谢智慧出版社(WisdomPublications)合作出版此书,尤其是莎拉.迈肯琳特克(SaraMcClintock),她的编辑意见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译注: ①无上士调御丈夫:佛陀的十种德号之一。“调御”意指调伏,“无上士调御丈夫”便是指佛陀是能调伏丈夫(男子)的无上调御士,使那些受调御者能发心修行。 ②原书总计提到二十五位弟子,菩提比库在本文中说原书介绍十二位杰出女弟子,其实是十三位,所以共有二十五位弟子。 点击下面大标题可读内容 ●从经典中忆念佛陀的圣弟子 01佛法大将:沙利子(舍利弗) ●序曲:星空中闪耀的满月 ●第一章求法 ●第二章沙利子其人其事 ●第三章转法轮者 ●第四章到彼岸 ●第五章沙利子的开示 02神通大师:马哈摩嘎喇那(目犍连) ●第一章少年 ●第二章遊方与心灵探索 ●第三章寻法 ●第四章努力觉悟佛法 ●第五章双贤弟子 ●第六章神通第一 ●第七章马哈摩嘎喇那的前世 ●第八章马哈摩嘎喇那的偈颂 ●第九章马哈摩喇那最后的日子 ●第十章马哈摩嘎摩那之死 03僧团之父:马哈咖沙巴(迦叶) ●第一章:马哈咖沙巴早年 ●第二章阿拉汉比库尼——拔陀迦比罗 ●第三章轮回的背景 ●第四章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 ●第五章马哈咖沙巴与佛陀的关系 ●第六章与天神相遇 ●第七章与同修比库的关系 ●第八章佛陀般涅槃之后 ●第九章马哈咖沙巴的偈 04多闻第一:阿难达(阿难) ●第一章阿难达的个人道路 ●第二章阿难达的声望 ●第三章佛陀的侍者 ●第四章佛法司库 ●第五章阿难达对女性的态度 ●第六章阿难达与同修比库 ●第七章与佛陀的对话 ●第八章阿难达的前世 ●第九章佛陀最后的日子 ●第十章佛陀般涅槃之后 05天眼第一:阿奴卢塔 ●第一章早年鱼出家 ●第二章努力证得阿拉汉果 ●第三章阿奴卢塔的心灵之道 ●第四章僧团中的生活 ●第五章阿奴卢塔与女人 ●第六章阿奴卢塔的前世 ●第七章佛陀般涅槃前后 06议论第一:马哈咖咤亚那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轮回的背景 ●第三章马哈咖咤亚那的皈依佛法 ●第四章各种事件 ●第五章佛陀“略说”的阐述者 ●第六章马哈咖咤亚那的其他教导 ●第七章马哈咖咤亚那的偈 ●第八章注释书 07从杀人魔到圣者之路:盎古利马喇 ●第一章“指鬘”杀人魔 ●第二章幡然醒悟 ●第三章生在圣者家族 ●第四章盎古利马喇的偈 08七度出家成为阿拉汉:吉答比库 ●第一章六度出家与还俗 ●第二章多次出家的前世因缘 09佛陀的圣弟子传:女弟子 ●第一章布施第一的女施主:维沙卡 ●第二章卖花女皇后:玛莉咖 ●第三章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柯玛 ●第四章善辩行者:跋达.昆达拉克玛 ●第五章抱亡儿乞药的母亲:积撒.苟答弥 ●第六章多子无依的老妇:索那 ●第七章佛陀的异母妹妹:难达 ●第八章慈悲化身:沙玛瓦帝皇后 ●第九章从悲伤中解脱:巴答咤拉 ●第十章慷慨的交际花:安巴拔利 ●第十一章西利玛与乌答拉 ●第十二章结束轮回的旅程:伊西达西 10佛陀的第一施主:给孤独长者 ●第一章给孤独长者成为佛弟子 ●第二章富有的施主 ●第三章给孤独长者的家庭 ●第四章给孤独长者与他的朋友们 ●第五章世尊的开示 ●第六章给孤独长者之死 11善说法的在家弟子典范:吉达长者 ●第一章在家弟子的典范 ●第二章善说法的吉达长者 ●第三章与吉达长者有关的事件 12解脱道上的法侣:诺酤罗长者夫妻 ●第一章清净和谐的婚姻生活 ●第二章互为良师益友的夫妻 愿意到正观禅院短期或长期禅修的,请跟莫比老师(mobichanxiuzhongxin)联系。 功 德 回 向 清心见闻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mlimaa.com/syjn/8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巴西友人看中国之十二亚洲研究专家中国
- 下一篇文章: 开启后留学时代的子女教育规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