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业绩再获丰收时,保时捷在其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销量却出现下滑。

年上半年,保时捷全球销售利润、营业收入、新车交付量和员工数量等各方面均有增长。数据显示,保时捷销售利润达到22亿欧元,同比增长1%;营业收入达到亿欧元,同比增长4%;销售利润率达到17.5%;年上半年,保时捷全球新车交付量达,台,同比增长3%,另外,保时捷在全球的员工数量达到30,人,同比增长5%。

但是,这样良好的发展态势并未复制到中国汽车市场。根据财报数字,今年上半年保时捷在华销量为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7.5%,是保时捷在中国连续9年高增长之后的首次下滑。

在庆祝全球成绩的同时,保时捷下一步需要聚焦的工作重点,显然是在中国。

全球业绩飘红

“我们上半年的成绩为财年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主席奥博穆博士(Dr.OliverBlume)表示:“未来,我们将在电气化、数字化、互联化这些颇具挑战性的领域继续投入,并视其为品牌发展的机遇。保时捷的第一款纯电动跑车Taycan将于明年发布,势必为未来移动出行树立新基准。”

保时捷已经洞察到新能源将成为下一风口。据悉,作为保时捷旗下第一款纯电动车,保时捷全新Taycan将会提供超过马力的动力输出,0—km/h的加速时间小于3.5秒。

“在今年下半年,我们需要克服一些挑战。”保时捷首席财务官麦思格表示。具体来说,麦思格认为公司需要适应不确定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并确保其车型符合新的欧洲排放标准。麦思格先生说:“尽管如此,保时捷将继续追求我们的战略目标,即实现至少15%的销售利润率。”

在新车交付方面,保时捷Panamera车型显示出最强劲的增长:截至六月底,该款四门跑车客户交付量达20,台,比去年同期销量几近翻番。车型也实现了两位数的销售增长,以21,台的交付量同比增长28%。Macan以46,台的交付量稳居最畅销车型,而Cayenne的交付量达到28,台。年上半年,保时捷在德国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1%,在整个欧洲增长了9%。中国以33,台新车交付量仍稳居保时捷最大单一市场,美国(29,台)位居第二。

中国市场迎挑战

但保时捷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在于,此次中国市场销量的下滑,成为保时捷十年来在华销量首度下滑。如何稳定并提升中国市场的销量或许将成为保时捷接下来工作的重点。

数据显示,在去年上半年,保时捷的在华销量同比增长为18%。但是今年上半年,其销量已经同比下跌7%,这一悬殊不可谓不大。

而增长乏力的势头,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经有所体现。年下半年,保时捷在华销量同比增长2.4%。今年一季度,保时捷累计交付量为18辆,同比增长3%。尽管仍保持增长,但这一数字已经低于豪华车的整体销售增幅。

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冯佩德表示,销量下滑一方面是由于此前关税调整导致零售价格变化,消费者持币待购。“许多在6月持币的消费者可能在7月做出决定。”5月22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年7月1日起,将把进口汽车的关税从25%下调至15%,进口汽车零部件的税率也将降至6%。在政策公布后,保时捷方面也迅速做出回应。6月6日起,保时捷开始执行新的价格体系,其中有车型降幅超过20万元。在消费者度过“观望期”之后,保时捷销量有望实现增长。

另一方面,则由于包括去年发布的去年发布的全新Cayenne还在产能爬坡期,这也影响了保时捷二季度或下半年的交付量。

而中国汽车市场的微妙变化还存在于SUV热潮的褪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6月,SUV车型销售73.76万辆,同比下降0.52%。今年上半年,中国SUV车型告别了持续多年的两位数高增长。

而保时捷旗下两款热销车型Macan和卡宴的全球销量也出现下滑。Macan今年上半年全球累计售出4.66万辆,同比下滑6.8%;卡宴上半年销量为2.87万辆,跌幅达19.3%。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还受到部分“外因”的影响。为了应对欧盟即将实施的WLTP和RDE排放标准,保时捷不得不在德国工厂进行产能调整,而这一度导致了上半年中国市场的供给受到影响。

面对中国市场的销量颓势,保时捷正在做出调整。例如,7月25日,中期改款Macan在上海全球首发,可见保时捷对于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重视;此外,中期改款的卡宴,备受瞩目的卡宴轿跑版,保时捷(换代)等车型也有望在今年亮相。

对于不少汽车企业来说,中国市场的关键地位均不容忽视。尽管冯佩德表示,“我们不会过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mlimaa.com/zysy/8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