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导读

天公不作美,就试驾这天下起了雨,不过虽然拍摄工作难以为继,但坐在方向盘后边,我却是有些惬意,因为,不觉得开着一辆旅行车,在这样一个细雨连绵的日子里,游荡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吗?

这是旅行车才能够给予的感受,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提到双门跑车就会想到速度与激情,提到SUV就会想到翻山越岭,提起奥迪就会想到官车。那么看到旅行车呢?我会想到车顶上的山地车、我会想到林间的木屋、我会想到空地上的烧烤架、我会想到透过天窗的星光、我会想到海边的日出……

旅行车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像瑜伽、像骑行、像冲浪,是自由、是享乐、是在路上,是低调的坚持,当然,在当下的中国,它还是一种个性的符号,这又为其添上了一份别样的魅力。

旅行车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各家车企,对麾下的旅行车都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奥迪叫它Avant、奔驰叫它Estate、标致叫它StationWagon、大众叫它Variant,而斯柯达叫它Combi。尽管都被翻译为旅行车,但细细探究,这些词源的含义各不相同,先锋、房产、变种,在斯柯达看来,旅行车,应该是一种Combination,多功能的集合体。从20世纪20年代的LK开始,斯柯达的Combi就秉承了多功能的理念。

30秒读完下文

1.空间在同级别几乎没有对手,尤其是后备厢容积,车内的储物空间设计也较为人性化

2.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明锐增设了9英寸中控大屏,掀背版尾灯变成两段式长条状、旅行版自带Scout套件

3.提供1.2T、1.4T+DSG和1.6L+手动/自动(后期上市)车型

4.顶配配置丰富,包括ACC、盲区监测、自动泊车等

5.驾驶动态表现一般

6.内饰用料不显高级感

所谓Combi,多功能在哪?

第一就是空间大,先说乘坐空间,在紧凑级车型中属于上乘,我这么个1.88米的大个子做进去头顶完全没有和车顶亲密接触实在是难得的体验。腿部空间也有一拳以上,甚至能够媲美部分中级车了。

再说后备厢,这是旅行车最大的特色,轿车后备厢的纵深加上SUV级别的高度,造就了越级的L基础容积,后排座椅可以6:4翻倒,更是可以拓展至L。细节设计也不错,后备厢门槛离地高57厘米,方便搬运重物,内部设有12V电源,方便安放车载冰箱这类用电器。而三厢版的掀背设计让其空间实用性也超过普通三厢轿车,L的容积同样越级。

翻倒之后有一节不算高的小台阶,基本不影响使用

第二,车内储物空间设置合理。这些合理性包括车门储物格、转向柱左侧储物格够大、手套箱又大又有分层结构,空间利用率高。排挡区域有储物格,有卡槽,也有杯架。当然槽点也有,中央扶手箱容积不大,另外三厢版顶配也不给后排中央扶手未免有些难以理解。

第三,自带Scout套件,前后保险杠下护板,黑色防擦宽体大包围,离地间隙加高10毫米,虽然不是Allroad,也没有四驱,但好歹这10毫米让某些极限情况更加安全放心。

第四,重心低,比起同级别的SUV,操控性更好,风阻更低,燃油经济性更佳。旅行车的驾驶感受和三厢轿车没什么差别,而SUV中Macan、卡宴毕竟是少数派,这是天生结构决定的。

中期改款+国产,带来什么新变化?

明锐这次中期改款的特征主要集中在前脸上,前大灯采用了分体式设计,并非常见的上下分体,而是左右分体,非常独特,具有辨识度。乍一看有些突兀,难以接受,但看多了也渐渐顺眼了,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丑帅丑帅的”?

斯柯达近来采用了钻石切割风格,车身线条变得越来越流畅硬朗,最为典型的就是发动机盖上有了V型的立体雕塑。而钻石切割风格最为突出的就是大灯了,内部线条复杂却不凌乱,顶配车型配备了LED大灯,不过这套设计风格的优秀之处还是在于,就算是卤素大灯,也能用多变的形面和透镜彰显出高级感来。

在引进国产之时,斯柯达给旅行版标配了Scout套件,而给三厢版的则是更加富有魅力的尾灯,传统的C型尾灯经过横向拓展,视觉效果更加延伸,变相赋予了宽体的效果,比起原先圆润的尾灯,也更加具有力量感。旅行版的尾灯则并未变化。

除了外观上的变化,国产的中期改款明锐最大的改变应该是那块中控大屏了。斯柯达也算是投了中国广大群众的喜好,从中配开始就给明锐配备了这块9英寸的触控大屏,这可是柯迪亚克、速派都没有的待遇,人家顶配用的还是8英寸。

从功能性上来说,这块基于安卓系统的大屏无可挑剔,支持安卓/苹果手机映射、能够下载各种APP,从搜狗输入法到QQ浏览器(对,你可以用它连上WiFi上网),只要你给它提供热点,车载导航和手机导航没什么区别,避开限行、实时路况这些都应有尽有。解放手机?可以……额,好吧,是一部分,毕竟WiFi还要手机热点来提供呢。这就是把一块平板电脑整合进了中控台。

多任务后台、顶部下拉通知栏+快捷菜单、文件管理器

还有左侧Home右侧返回键,这一切都是熟悉的安卓味道

但要论使用质感,这块屏幕就远远不及原装版本了,这不是分辨率或者功能上的问题,而是MacBookAir和Windows超极本之间的区别,虽然分辨率可能差不多,但苹果的Retina屏就是更加细腻。

功能上,苹果能干的超极本也能干,甚至软件资源更多,不过大部分人也很清楚,同样的软件,苹果版本在易用性、流畅度和优化上会明显强于Windows。比如这个讨厌的弹窗,只要你没有系上安全带或者松开手刹,它就会孜孜不倦地反复出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包括但不限于输入导航地址时,浏览车辆数据时……还有界面UI实在有些难看,就像去汽车后市场加装的一样。

虽然大众集团最新的那块中控触摸屏显示效果细腻,功能强大,手感极佳,但,考虑到成本和实用性之间的妥协,国产明锐用上这块国产屏幕我还是喜闻乐见的,毕竟就算是柯迪亚克,也仅仅顶配才有那块屏幕。再回想一下大众上一代的小屏幕,9英寸大屏,GoodJob。

驾驶感受:平顺有余,勿期运动

明锐将要搭载的三款动力总成我们都不陌生,1.2T发动机虽然首次出现在明锐车系中,但早在朗逸、速腾上我们就曾领教过它的厉害。明锐上的功率更大4千瓦,绝不会出现动力不够用的情况,比1.6L车型动力更加强劲。

DQ挡干式双离合已经不再是以前的DQ了,平顺性好的惊人,以1、2挡换挡速度慢,起步有些肉为代价完全消除了顿挫感,至少在半天的试驾中一次都没出现过。甚至比大众调教的都要好,可能是斯柯达的换挡策略做的有些不一样,比大众的转速高一些,所以动力储备更加充沛一点。蠕行状态的表现也相当出色,稳定,不窜、不抖。不过缺点也有,发动机的隔音做的就没有大众好。

不过明锐的操控性就没有那么出色了,试驾时下着雨,高速时明锐的方向盘有些过于敏感,EPS给的阻尼不够大,行驶起来就有些发飘。毕竟明锐是一款家用车,RS版本也从未进入过中国市场,运动感就不要期待了。舒适性表现也正好是该价位的水平,不褒不贬。

除了9英寸,还有什么高配置?

这款顶配上还真有不少可以单独拎出来的,比如LED大灯、比如ACC自适应巡航、比如盲区辅助、比如自动泊车,再有LED氛围灯、12向调节3档记忆主驾驶座椅(其实宁愿把座椅记忆换成副驾驶电动座椅,吐槽一下斯柯达的精奇思路,连柯迪亚克顶配都是手动副驾驶座椅……)

倒车后视镜自动下翻、无钥匙进入/启动、倒车紧急刹停等功能。配置水平上比起现售车型有较大的提高。

后排出风口,以及两个2A输出的USB接口,大大方便了新时代人民的充电需求

旅行版配有全景天窗,三厢版没有,乘坐空间两者没有差别

但三厢版有后窗遮阳帘,情愿换一个后排中央扶手

斯柯达对旅行版的偏爱除了全景天窗、后排扶手,还有电动尾门,这些都是三厢版所没有的配置

不过相对于较高的配置水平,明锐的内饰水平并没有同步跟上,并不期待皮革,但软塑料搪塑工艺的要求并不算过分吧?可惜,并没有,从头到尾都是硬邦邦的。

虽然明锐车内用了不少装饰条,还有四门车窗一键升降,镶拼Alcantara面料座椅,但整车仍然没有营造出高档感。好吧,考虑到这仅仅只是一款A级车,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

嗯,那块绿白相间的仪表盘也是我一直想吐槽的

明锐旅行版,能不能够成为旅行车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契机?

相对于三厢版的明锐,在我眼里自然是旅行版更富有魅力,尤其是在中国,因为它还会被赋予一个个性的标签。不过我相信,仍然是三厢版的销量遥遥邻先。因为它更符合大众的需求,有了掀背尾门,实用性方面也不低,何况价格肯定比旅行版低一个档次。而且,旅行版的潜在受众真的乐意让自己的选择烂大街吗?

这样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旅行车在欧洲其实是一种非常平凡的车型,和轿车、SUV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到了中国,却一下子成为了稀缺事物,被赋予了个性的标签。只要中国的大环境没变,旅行车还是小众选择,那么个性这个标签就是旅行车的潜在客户必须考虑的一点。这样的话,对于旅行车的喜欢就好像可以衍生另一个问题:“我究竟喜欢的是她,还是那个喜欢着她的自己?

没人喜欢面对这样的拷问,所以明锐旅行版,它可以凭着最为亲民的形象,足够的产品素质和完善的功能性成为旅行车文化发展的推动者。但中国旅行车的消费观念还需要时间来养成,至少,旅行车需要首先摆脱个性的标签,因为个性就意味着小众。它代表的是另一种和轿车相当的选择,它的普及需要购车者本身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仍然需要时间来沉淀,推动市场的发展绝非一款车型可以完成。

国产旅行版明锐是一个引子,这个引子能够掀起多大的波澜,就看8月22日的上市了,不过至少,有旅行版带动三厢版,明锐现有的万辆大家庭又能够快速壮大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mlimaa.com/syjn/5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