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一个词“平行进口车”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很多   平行进口车是伴随着我国的自贸区兴起而生的,所谓“平行进口”,其实指的就是未经品牌厂商授权,由原厂总代理以外的其他进口商家直接从海外市场直接购买并引进中国销售的汽车,通常在自贸区港口汽车城或各地综合汽贸店销售。

  相对于“平行进口”,以往的进口车是得到原厂授权引进的,这种进口方式称为“中规进口”,即由品牌原厂(比如丰田、凯迪拉克)授权的总代理(比如丰田中国、上汽通用)引进的车辆,通常在品牌的4S店里销售。

  大家都知道,由于为了保护国内汽车产业而对进口车征收高额关税的缘故,在我国买进口车的价格比国外的销售价格要高很多,以奔驰S级为例,在美销售的价格大约折合人民币50到60万元,到国内的销售价格可能就要翻一番还多,而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后,在年2月15日开出了第一个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展示交易中心,正式将“平行进口车”合法化,年6月21日,平行进口车首张3C认证在上海自贸区颁发。6月30号,上海平行进口车保税存放政策正式落地。

  按身份不同,平行进口车又可分为三大类:改装车、小批量车、狭义平行进口车。

  改装车

  改装车,是目前平行进口车的主流。在年出台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规定,只有厂家授权的总代理,才有资格在中国批售该品牌的进口车。这个“厂家”,可以是原厂,也可以是改装厂。

  以丰田为例,能获得丰田原厂授权的,只有总代理“丰田中国”。那其他进口商怎么办?应对办法是:到海外成立一家改装厂,自己授权给自己,在中国批售这家改装厂“生产”的改装丰田车。而这些“改装车”,通常都未经任何实质改装,比如在平行进口车市场上比较畅销的丰田中东版兰德酷路泽、中东版普拉多就是如此。

  虽未改装,但是身份变了:

  1、制造国不再是日本,而是中东或北美国家;

  2、生产厂也不再是丰田,而是沙漠先锋、狩猎者博朗等各种改装厂;

  3、产品名也不再是普拉多、兰德酷路泽、奥迪Q7、保时捷卡宴等中规名字,而是霸道、陆地巡洋舰、德宝Q7、戴纳肯卡宴等各种名称。

  小批量

  小批量,是指“免于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特殊用途进口车”。小批量的优势是不需要3C证,省去了认证成本;劣势是每批不得超过5台,无法上量。并不是所有车都能申请走小批量,只有在官方渠道里买不到(即既未国产,也没有中规进口)的车,才可以申请。

  而且进口的用途是自用,而不是销售,上牌满一年之后方可过户。但实际上,往往通关后就会以各种方式变相销售出去。以上的种种限制,决定了小批量只适用于小众冷门车型,或者用于市场试水,比如雪佛兰科迈罗(就是大家熟悉的“大黄蜂”),就先利用小批量试水,然后再以改装车身份大批量引入。

  但从年起,小批量新增了单车认证环节,进口成本有所上升。此外,还有“外商自带”车辆,也属于“特殊用途进口车”,跟小批量类似。

  狭义平行进口车

  严格来说,改装车和小批量,都不是真正意义的平行进口车。品牌相同才有“平行”可言。改装车品牌已经不是原厂,算不上“平行销售”。小批量虽是原厂品牌,但不能直接销售,也算不上“平行销售”。所以,这两类都只能算“广义平行进口”。

  真正意义的平行进口车,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始于近几年自贸区的兴起。通过平行进口《自动进口许可证》引进的,跟改装车的主要差别如下:

  1、品牌算原厂,而不是改装厂;

  2、不需要做3C认证,只要原厂的中规或国产车做过认证即可;

  3、由进口商承担召回、三包,改装车则无此要求。

  但这种有着正规手续的狭义平行进口车目前却卖不过改装车,因为其发展时间尚短,审批流程繁复,通关时间过长,间接推高了进口成本,让不少进口商望而却步。另外,平行进口的主力品牌,比如丰田,产品质量都相对可靠,消费者对于三包不是特别看重。但今后,随着流程的优化,狭义平行进口应该会逐渐成为主流。

  什么是小3C?

  如前所述,改装车要大批量进入中国,也需要进行“强制性产品认证”,也就是3C认证。改装车做的认证,就叫“小3C”,而原厂总代理做的(中规车)认证,就叫“大3C”。3C认证成本不低:一个车型就要报废4辆车,其中3辆用于碰撞,1辆用于解体。再加上认证环节的各项费用约30万元,单证成本往往在万元以上。

  所以,能做小3C的,都是相对热门的车型。为了分摊成本,进口商们通常会共享3C证。也就是说,你可以自己去做3C认证,也可以租用其他进口商的3C证。“小3C”原规定每证每年进口不得超过台,但在自贸区目前已取消台的限制,因此单车成本有望进一步摊薄。

  平行进口车按国别不同,目前共分五大类:美规、加规、墨规、欧规、中东规。美规车就是按美国法规标准生产的车,欧规车按欧盟标准,以德版为主,另外夹杂少量俄版。中东版本就比较多,包含了阿联酋版、阿曼版、沙特版、科威特版、巴林版、卡塔尔版、黎巴嫩版,但基本都与中国法规要求相符。

  但需要一提的是,有些车辆的规格,是跟车身铭牌上的“制造国”不符的。比如下面这辆酷路泽,明明是中东版,但用了一家美国的改装厂来转换身份,所以制造国变成了美国,不过并不影响车辆上牌。

  平行进口主要卖哪些车?

  作为对中规国产市场的补充,平行进口的车型主要是以下四类:

  1、没有中规,也没有国产的车型,比如丰田塞纳,以及各种皮卡;

  2、中规和国产定价偏高的车型,比如路虎揽胜、宝马X5、丰田兰德酷路泽;

  3、中规和国产所不提供的排量或型号,比如日产途乐4.0L,丰田兰德酷路泽5.7L、奔驰GLS等;

  4、中规和国产长期缺货、加价提车的车型,比如雷克萨斯LX、丰田埃尔法。

  平行进口车中的美规车与中规车有何差别?

  各国按汽车安全法规,大致可分两大阵营:欧规阵营、北美阵营。欧洲、俄、中、日、韩,都属于欧规阵营。美、加、墨,都属于北美阵营。欧规阵营的车,基本都符合中国法规,通常汉化一下就能上牌。中东也与中规差异甚小。跟中规差异大的,是北美阵营:美规、加规、墨规。让我们来看看,美规车跟中规有哪些比较明显的区别吧。

  1、后雾灯

  后雾灯,北美可有可无。而中规必须有(至少一个)。不少美规车,比如奔驰GLS,路虎揽胜,都已集成后雾灯,不需要加装。

  没有后雾灯的车型,需要加装至少一个,方可上牌。比如丰田塞纳:

  2、前转向灯

  前转向灯,北美可有可无。而中规必须有。比如丰田塞纳,除了顶配型号Limited以外,都没有配备前转向灯,进入中国后都得加装,不然无法上牌。

  3、后转向灯颜色

  后转向灯点亮时,北美灯光可以是黄色,也可以是红色。而中规灯光必须是黄色。灯罩为红色也没关系,只要灯光为黄色即可。这个规定倒是影响不大,因为实际上使用红色灯光的车并不多。

  4、前驻车灯

  前驻车灯,北美可以是白色,也可以是黄色。而中规必须是白色。即使在北美,黄色驻车灯也已经越来越少,进入中国的就更少了,所以这点基本可以忽略。

  5、侧反光板

  美加规都有侧反光板,允许集成在大灯内,前侧必须为黄色,后侧必须为红色。而墨版和中规都可有可无。因此前侧反光板,也是区分中规和美规车辆的重要特征之一

  6、英制单位

  连英国都已经放弃英制单位,但美国仍然坚持使用,包括英里、华氏度、加仑等。而中规要求必须使用公里。因此,美规车的英里速度表、里程表都需要整改为公里,方可上牌。有些美规车的速度表,外圈为英里,内圈为公里,比如宝马X5、丰田塞纳,都是双圈速度表,这种情况就不需要整改。

  除了上述项目以外,所有平行进口车,都必须进行汉化整改,包括:车身铭牌、发动机号牌、使用说明书、各种车内警告提示语,都必须中文化。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平行进口车目前只能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来实现质保,因为生产厂已不再是原厂,但可以由保险公司来提供三包。

  即当消费者买车时同时购买“三包险”,当车子出现售后问题,先去最近的4S维护,然后再找保险公司报销,但“三包险”等商业险对部分非核心零部件是不提供赔偿的,始终不如厂家提供的整车质保服务有优势,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潜在风险吧。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所有平行进口车,都是合法的,并不是走私车,所以购买平行进口车,是不存在法律方面风险的,而且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元的差价确实还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还是很有吸引力,据统计,年中国平行进口车销量达到了,辆,同比增长16.3%,在进口汽车整体销量下滑的背景下就显得更为亮眼,在目前中国进口车关税仍然高企的情况下,应该说平行进口车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的。看到这篇文章的您,如果想要下手一台进口车,是否也会考虑平行进口呢?欢迎留言给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mlimaa.com/zysy/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