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是"人人都能参加的远航帆船赛",11支由业余船员组成的赛队从英国伦敦出发,用一年的时间环球一周。

你十一姐曹式怡就是作为珠海号船员,参加从乌拉圭到非洲南非开普敦的赛程。别忘去下面“点赞”和“在看”支持她继续分享啊!??????

此行出发并不顺利,纽约到秘鲁的飞机延误,导致我滞留利马,错过了船队在乌拉圭举行的第一程总结大会。然而旅程总有奇异的收获,我在利马度过了意外而美好的一天,这似乎预示着等待我的将是一场美好而漫长的旅行。

/10/17Lima

从美国去乌拉圭上船,结果一路不顺。本想比报到日提前一天到,时间比较充裕,结果中途一段的飞机晚点三小时,生生误过下一程航班,只好滞留秘鲁利马Lima原地等待之后一天的同一班飞机。本来如果直接转机,并不用出海关,但因为要出机场过夜,不得不经历了速度极为缓慢的出关。排队中有足够的时间看人,队伍中除了本地人,就是穿各种登山衣物,背流浪汉大包的登山客。秘鲁对有欧美签证的中国公民免签,但游客中并没看见中国人,只有几个打扮嬉皮但其实仍然看着比别人都干净的日本人。一出机场倒有好几个很大的中华香烟广告牌,令人意外。

被安排在机场外的HolidayInn,让讨厌住连锁酒店的我小失望,第二天一早甚至没有兴致起来吃早餐,10点才磨磨蹭蹭下楼,没想到服务员也在磨磨蹭蹭收拾早餐,既来之则吃之,结果早餐意外丰富新鲜,和美国的HolidayInn完全不一样,服务生又特别友好,听说我要滞留一天,就推荐我去老城逛逛,还满眼放光的说这儿有个很大的中国城,里面的菜好吃的不得了云云。

安第斯山脉,智利大峡谷的美丽闻名遐迩,但是意外匆匆路过来不及登山,只能在城里随便游荡一天。因为航班延误,美联航发了餐券,我就先不急着换钱,Uber进城,看看一分钱不换能不能在这里活过一天。似乎进城只有一条“高速”,两边的房屋十分简易破败,像台湾眷村甚至菲律宾巴西印度贫民窟的房子一样,这种风格世界各地都有,相似度也极高,可以说是最便宜的随便搭个房子勉强住住的贫穷风格。道路不畅,汽车的汽油水准一定也不达标,空气相当浑浊,马路暴土扬长,路边的树似乎是硬种上去的,灰头土脸,完全不对。

车行30分钟,才好像进了城来,街边时不时出现一些仿佛完全不属于这里的华丽丽的欧式建筑。我们堵死在一大堆车里,兜售小零食的小贩在车间穿梭,或者强行给车擦前挡风玻璃收取小费,而一个擦玻璃的走到我们的车前,看了一眼作出“真干净不用擦!”的赞许的表情,我的Uber司机得意又含蓄地看了我一眼,说了句什么西班牙文。看这位Uber司机,穿烫过的灰色有领polo衫,卡其布裤子,头发梳得一丝不乱,颇有生活相当不错的中产阶级的闲适体面。我正看得津津有味,突然车行到一个相当气派的欧式大广场,看看地图,虽然并没有到我最初设定的目的地,但估计也没有多远,于是我决定就地下车,司机比比画画给我指路,这边一直走下去就到,听懂毫无困难。

我一直对南美国家缺乏感性认识,简单粗暴的把南美想象成美洲的东南亚。南美出作家,诗人,但看他们的作品虽然意思上理解情感上也被打动,却总也无法在脑海中产生画面感。今天我终于走在一条南美洲的街上,来来往往的南美洲人,身材矮小,头大颈短,面貌似乎有些模糊,但似乎每个人都有羔羊一样无辜温顺的眼神。可以说我在街上没有看到一个令人回头的精致的帅哥美女,但也没有看到一个面相狡猾凶狠或猥琐的人,这时候我非常确信,用曼哈顿岛和欧洲人交换玻璃珠这种事,他们绝对是干得出来的。

本地人和背后华丽丽的欧式建筑格格不入,只有穿了制服腰杆笔直的保安和警察才仿佛和它们有合理的联系,参考欧洲在南美的殖民历史,更可以确认这种所谓文明精致的生活和审美,显然是小头细颈的欧洲人强加给他们的。老城中心的老广场是西班牙式建筑,墙刷成姜黄色,有很多繁复美丽的木雕外飘窗。各个盛大的天主教教堂全都要买票,10-30当地钱不等,只收现金。

因为没有现金,我一个大教堂都没进,只在门口扒头张望,这些繁琐的建筑其实也需要繁琐的维护和保养,而繁琐本身,曾经就是修行的一种,或至少被看作身份和文明的象征。可这种繁琐,似乎并不属于羔羊眼神的山民们,大教堂都看着黑咕隆咚又落满灰尘令人不自觉的鼻子发痒,教堂前的鸽子欢快地飞来飞去,圣母和耶稣的头顶落满了鸟屎。

网上说秘鲁美食相当出名,虽然以前我并没有听说过,但看网络上的图片,确实还挺有意思,有一道被柠檬杀熟的鱼块,一种看着很像美国中餐馆里的牛肉块炒洋葱青椒配米饭,一种用黄色酱汁泡着的土豆片。在街头走走,到处是非常本地的咖啡店,卖令我无胆尝试的一看就齁甜的各种蛋糕点心碳酸饮料,网上说本地的肥宅快乐水并不是可乐,而是一种金黄色的当地饮品,看到街头小店有用塑料杯卖,让人联想到金罐红牛。

我在广场周围的小路随意穿行,在貌似文化部的建筑周围,有几间相当可爱的小美术馆,这几座古老的建筑很像我在澳门看到的那些葡萄牙式建筑,有华丽装饰的门洞,进去是一个方形的庭院,两层房子,有细长条的高窗,淡蓝或水绿色的细木遮阳窗,屋内是漂亮的老木头地板,回廊和楼梯往往是黑白相间的方砖或磨的发亮的大理石。有一间展示秘鲁生活的黑白照片,沉静神秘非常动人,另一间展示巴掌大小画幅的版画,画的都是山峦怪兽,线条生动颜色鲜艳,果然是玛雅人的后代。

街边也有一些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店,大家安安静静做生意,卖的是花花绿绿的手织羊毛制品,帽子围巾手套袜子,还有大大小小萌态各异的草泥马,这种半马半羊的动物英文名就叫llama,也不知跟利马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联系。

再往东走,街上突然热闹起来,各种小贩十分拥挤,卖的东西各式各样,从充电器到痒痒挠,从本地手工木勺到雀巢咖啡机...这么欣欣向荣热闹赚钱,当然是唐人街无疑了!唐人街并没有多少看着很像中国人的华人,看大家的相貌作派,再到中餐馆的招牌字体,再到图片上的中餐菜式,这些生活在唐人街的“唐人”应该都有几代生活在此和本地人混杂的血统和生活形态。但华人终究是喜爱烟火气的民族,一靠近唐人街,就感觉到一种不属于山民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很多饭店排着大队,各种小摊卖着各样零食,处处有中餐的影子,大包子又白又香,煮蚕豆有花椒大料的异香。

这里的所有中餐馆不论大小都叫Chifa,当然之后还有自己的名字,“Chifa熊猫”、“Chifa福满楼”,我很怀疑这个Chifa来自中文“吃饭”。唐人街周围也有比外面更多的推小车卖街头小食的——糖瓜配炸花生米,黄瓜沙拉,鹌鹑蛋串串撒盐和胡椒,最令我看得大流口水的是当地大玉米,不像美国超市里的像没长足的小嫩玉米,形状短粗,粒粒饱满。把外皮从底部切一圈,上面的皮剥掉露出玉米,下面仍然留着一个圆圆的底座,整整齐齐排在锅里。然而我没有现金,所以就用眼睛流流口水而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mlimaa.com/sygx/8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