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白癜风专家照常坐诊 https://m-mip.39.net/nk/mipso_5777894.html
9月8日,大众集团中国区CEO、大众汽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在成都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增程式电动车从单车角度看具备一定的价值,但从整个国家和地球的角度来说,简直是胡说八道,是最糟糕的方案。他讲到,发展电动车的最终目的是减少碳排放,但如果是用燃烧化石燃料来发电,那根本没必要这么做(即直接用内燃机驱动车辆即可)。大众集团中国研发部门负责人威德曼也符合到,即使对单车来说,增程式电动车也意义不大,是过时的技术。此话一出,以李想火爆的性格定然不会吃哑巴亏。果然,今天中午,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官方微博公开喊话:呼吁媒体拿理想one和大众最高级别的奥迪Q7e-tron、保时捷CayenneE-Hybird进行数据测试对比,看看孰优孰劣。并贴出了两张销量表。同样的问题,新旧两个不同车企的大佬却有着两种完全极端的看法。一时间网友议论纷纷,这个问题究竟该如何看待。对于此前坚定看好增程式技术的理想投资人和已经买了理想one的车主来说,增程式电动车还香吗?就目前看,理想采取增程式电动车有三个好处:1、解决电动车的里程焦虑问题。目前主流技术电动车续航最高的基本停留在km左右,但也只是价格在25万以上的少数车型,如小鹏P7、比亚迪汉、特斯拉Model3等。大部分车型的续航都集中在km左右的范围内。而理想one的增程式电动车宣称能跑km,可信度还是极高的。原因就在于它比电动车多了一个油箱,并且拥有更高的燃油消耗率。2、避免电动车现阶段的高成本。行业平均标准看,同级别的车型,电动车比燃油车的价格一般贵5-8万,其中电池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中泰证券整理的BOM清单中,理想和蔚来的电池成本有近3万的差距,是所有板块中差距最大的一个。二者的最终BOM成本差了8万,电池就占了近40%的比重。至少在现阶段看来,在电池上下功夫是电动车控制成本最有效地一环。3、解决电动车充电问题前不久,李想在社交网络上说特斯拉赢在超充(超级充电桩)的言论引发业内人士群嘲,说他不懂电动车行业。超充在电动车战役中是否占据决定性因素暂且不谈,但它的真实问题确实不容忽视。目前电动车充电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快充时间长(最快也在30min以上)、充电不方便。这两点足以让消费者对电动车退避三舍,蔚来甚至想到了通过“一键加电”,开车给用户送电这种“笨重”的方式来解决用户的加电困难。然而,增程式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它能用油来生电,用户直接加油就可以实现电动出行。显然,现阶段增程式技术方案既能实现车辆的电动化行驶,又能避免电动车必须面对的问题。是电动出行的最佳解决方案。然而,从长远看,理想汽车是否会一直坚持增程式技术方案仍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因为增程式电动车也存在尴尬。李想也在不同场合侧面表达了增程式技术给其战略规划上带来的不便。目前看来,增程式技术的弊端同样也有三个不容忽视的点:1、增程式技术并不适合所有车型动力布置。理想原本推出一款大型轿车,但在市场分析阶段,由于大型轿车不利于增程式动力系统的布置被迫取消。MPV车型也是,李想表示:如果给MPV的底盘铺上电池,将会损失MPV的空间以及上下车的便利性优势,并且MPV的高风阻系数也会增加电驱动系统的能耗,弱化产品的续航表现。所以理想的车型规划中显示,下一款车型依然是增程式中大型SUV。目前看来,增程式动力系统在中型以上SUV车型上更有优势。现阶段,理想汽车的体验店单店产出率(单店销量)是国内所有造车新势力中最高的。但是车企如果要保持正向循环就必须要有持续销量推动,如果要走量就必须向不同品类拓展。但理想中大型SUV车型的市场基数有限,并且竞争激烈。能否给他带来持续的造血能力仍存不确定性。2、技术复杂更易出错“发动机+电池”的组合会增加系统的复杂程度,容易出问题不说,而且不利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融合。事实或许更有说服力,理想汽车年开始交付,不到一年时间已经发生了4起断轴,3起自燃事件。背后的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这多多少少会增加用户对理想及增程式技术的顾虑。正如威德曼所言,即使对单车来说,增程式电动车也意义不大,是过时的技术。3、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大趋势这也是冯思翰坚定不看好增程式技术的根本原因,他认为增程式技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碳排放问题。现在全球的主旋律是节能减排,大家都在提倡电动化,中国更是寄希望于此弯道超车。这也是增程式电动车屡屡与国家利好政策失之交臂的原因。从最开始的不补贴,到现在的不鼓励。增程式在政府部门的地位甚至连插电混动都不如。这一点想必李想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现在看来,理想的增程式电动车确实是解决电动出行的最佳解决方案。至于未来,5年或者8年后。增程式的长远价值如何,恐怕理想内部另有算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mlimaa.com/syjn/7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