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0.html

皆为原创欢迎转发,不可自行转载

考虑到很多泉友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或者见过西班牙“宣言章”,猫眼决定先贴几张“宣言章”的图片给大家看看,也省得对这方面没有了解的泉友看了半天都不知道这篇文章讲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看过以上图片,如果你觉得西班牙“宣言章”这东西有点意思,想要了解一下,那么就请向下阅读正文;如果你觉得这些东西丑丑的、怪怪的,你连看都不想看的话……

那就直接拉到文末打赏点赞好了!~^_^~

引子

以拿破仑战争为分界点,欧洲殖民战争史大抵上可以非常不严谨地分为两个阶段:前期(16至19世纪)以“新世界”为主要目标的西、法、英三国争霸及后期(19至20世纪)以亚洲和非洲等“旧世界”为主要目标的全面瓜分。

18世纪初法国的波旁王室入主西班牙后,西班牙和英国的较量就成了引导“新世界”(甚至整个世界)格局的最重要的线索。这场人类近代史上最为旷日持久且初步决定世界格局的争霸战争以一种非常奇怪的方式收场:强势的英国在丧失了北美13州殖民地后败走,看似软弱的西班牙在“波旁复兴”的黄金时代中全身而退。

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波旁复兴”的核心人物,引领西班牙进入最后的黄金时代

如果你对英西战争史有所了解的话,大概也一定会觉得这个结果非常讽刺。西班牙的军力只有在极少的时候能够与英国对等,而英国对西班牙的进攻则却常常能够达到超乎预期的效果——

英国的前哨站牙买加如一把尖刀般插在南北美洲的交通咽喉处,从这里出发的英国私掠者和皇家海军舰队曾先后攻陷西班牙中美洲重要城市波托贝洛、巴拿马城等,甚至数次围困西属南美洲最主要的出海口——港城卡塔赫纳。在最糟糕的时候,英国甚至攻占了整个美洲殖民地的中枢运输港口哈瓦那和西班牙在远东的政治贸易中心马尼拉。

年,七年战争时期被英国攻占的古巴哈瓦那(广场前方红色制服的是英国占领军)

但从结果上来看,18世纪的英国人严重缺乏对美洲殖民地的掌控和防守能力,那些曾经沦陷于英国手中的城市最终都是被西班牙重新赎或抢了回去,反而是英国自己后院起火——因昂贵的战争和赋税而迫得北美殖民地独立。

能够在英国的疯狂进攻下保持殖民地的稳定,从这点可以看出,西班牙人确实很擅长进行长期有效的制度建设和战略布局。

如果你有机会去拉丁美洲旅行的话,就可以亲眼去看看西班牙殖民时代的历史遗产。从新墨西哥的圣塔菲(美国)到西班牙时代的政治中心墨西哥城,从新加利西亚的瓜达拉哈拉(墨西哥)到新格拉纳达的波哥大(哥伦比亚),从沿海的利马(秘鲁)到内陆的基多(厄瓜多尔),除了那些山村和矿业城市之外,西班牙殖民时代的早期美洲主要城市都自然地形成了极其类似的城市布局,而另一些卡洛斯三世黄金时代兴起的城市则更是根据西班牙政治宗教特色而按照统一市政规划建设的。

墨西哥的瓜纳华托,殖民时代繁荣的矿业中心城市

市政规划的统一映射出了殖民地昔日在制度上的一致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昔日西班牙帝国的凝聚力。而在当年,许多新世界的大城市在繁华程度上甚至不输本土。从那些至今依然金碧辉煌的西班牙殖民时代城市之中,你甚至依然能感受到昔日帝国的余温。

有着“新世界的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之称的

基多城方济各堂及其前方的广场

不过,作为钱币爱好者,你却有着更直观的手段去了解昔日西班牙帝国的强盛。只要看看手中那些无论产自哪里都成色稳定、形制划一的西班牙钱币,你就大概可以了解这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对于其庞大领土的统御能力了。

除了一般性流通币之外,还有另外一样重要的历史遗物可以为我们很好地还原西班牙帝国殖民制度的运行方式,并更细致地展现帝国各领地不同的地域特质和人文风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介绍的西班牙“宣言章”。

年马德里卡洛斯四世即位“宣言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组缺少了“宣言章”的西班牙钱币集藏是不完整的。许多“宣言章”本身具有的货币属性就已经让它们具备了类似早期“纪念币”的性质,且多数“宣言章”都出自本土及殖民地地方造币厂的雕刻师之手,这就使得它们与流通性钱币在工艺和风格上具有了极高的相似性。

年墨西哥坎佩切的卡洛斯四世即位“宣言章”,这枚“宣言章”使用的完全是钱币的工艺

因此,无论是为了细致地学习西班牙殖民时代的历史还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收藏西班牙钱币,我们都有必要了解西班牙“宣言章”的相关内容。这对任何入门或者进阶的藏家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猫眼将本文分成了8节:

前4节为入门必读,介绍“宣言章”的历史背景、分类和对藏家的意义;

第5、6节为收藏指南,介绍主要参考书和市场现状;

第7、8节为延伸阅读,介绍“宣言章”的知名集藏和一些后世文化传承。

“宣言章”及其历史意义

我们如今习惯使用的所谓“宣言章”的说法是对西班牙语“MedallasdeProclamaciónes”(英文为ProclamationMedals)的直译。因此,想要了解“宣言章”是做什么用的,就需要了解“宣言”(Proclamación)是做什么。

与许多欧洲王室不同,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西班牙君主在即位时就已经不再举行所谓的加冕典礼了(就是那种在众目睽睽之下给国王头顶扣王冠的大型活动)。

新即位的西班牙国王一般会选个良辰吉日去教会做弥撒受膏礼,或去议会以宪法的名义宣誓,然后回到王宫从阳台上对着欢呼的民众挥挥手,这样就算礼成。

年6月19日,现任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在议会宣誓后返回王宫并在阳台上向民众挥手

然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加冕礼却并不意味着西班牙人不庆祝。在近代历史上,但凡有西班牙新君即位,整个西班牙帝国从欧洲本土到美洲、亚洲殖民地的几乎每一座重要城市都会举行一种类似路演性质的宣讲会,各地的官僚、教会、权贵在这些宣讲会上带领群众一起庆祝新国王登基,并集体向新国王宣誓效忠。

年马德里的主广场上举办的卡洛斯三世即位路演庆典

这就是名为“Proclamación”的庆典活动(或者称为“宣讲会”或者“宣誓大会”也许更贴切),而与这种活动相关的纪念章就是“MedallasdeProclamaciónes”,即所谓“宣言章”。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西班牙的“宣言章”与英国国王的加冕纪念章确实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英国的加冕纪念章分为官方纪念章和私人纪念章——对王室心怀热忱的人可以委托艺术家铸造私人性质的加冕纪念章用于馈赠或出售,西班牙“宣言章”在这方面也同样如此。

年英国国王乔治四世加冕纪念章

不过,英国的官方加冕纪念章一般都只有有限的几种甚至唯一一种,通常是用于加冕典礼当天馈赠给政要贵宾或抛洒向欢呼的人群。

而西班牙的“官方宣言章”却可以有很多种,帝国内各大城市、王室敕建的学术机构和天主教会的各级座堂都会举办大型“宣讲会”,也就都有机会获得发行“宣言章”的许可(甚至发行带面值的“宣言章”!)。这些行政单位、皇家学院及教会分支所发行的“宣言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可以算作“官方”。

墨西哥中部城市普埃布拉的主座堂,卡洛斯四世即位后

这里的教会曾委托铸造过“宣言章”

光是从这一个方面就可以看出,历史上的西班牙君主远比其他欧洲君主懂得收买人心。

加冕礼虽然神圣而高贵,但最终往往还是仅限于首都的狂欢;西班牙国王搞的这种“宣讲会”却是大有一种普天同庆的味道。

当三大洲每一座西班牙殖民大都会的民众都在同一时间聚集在一起高喊“国王万岁”的时候,吹出的气大概都能将地球推得偏离轨道了吧……(猫眼在开玩笑,根本不可能让横跨三大洲的整个帝国在同一时间举办宣讲会)

总之,在通信不畅的18世纪,还有什么能比这种“宣讲会”更好地增强帝国臣民们的忠君意识和家国情怀呢?

而另一方面,作为“宣言章”的发行者,总督、地方官员及各级乡绅都有机会举办体面的宣誓大会,然后也像国王那样在簇拥中回到自己的宅邸,站在阳台上向欢呼的人们挥手并抛洒“宣言章”。

这是一次重要的彰显地位和博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mlimaa.com/syjn/5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