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报告中国威士忌市场潜力巨大,
最近WHISKYL!展会在上海举行,同时CWS也发布了《威士忌年度报告》,从行业数据、消费者画像、产品与品牌分析等多个维度,总结一年来威士忌在中国发展的客观现状。下面蓝裕文化酒厂规划设计院就为大家带来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各大烈酒集团、威士忌行业相关方和众多爱好者的努力推广下,威士忌在中国市场持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特别是面向威士忌老饕和高净值人群的单—麦芽威士忌的增长尤为明显。与此同时,国产威士忌也在迅速崛起,威士忌酒厂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国际烈酒集团和中国传统酒企纷纷在中国布局本土酒厂。然而,过去两年的疫情导致消费市场的相对低迷,也让威士忌行业暴露出—些问题。 一、产量 全世界共有超过家威士忌蒸熘厂,蒸熘出的威士忌更是供给了超过个品牌在世界范围内售卖,而这些品牌中的佼佼者目前几乎都已经被世界烈酒集团收购。 截止年12月,全球威士忌产地信息大致如下,有超过70个国家及地区建立了威士忌酒厂,全年出口威士忌总呈超过十八亿升,但从产值上看,威士忌的行业集中度非室高:CR4高达86.50%,CR10达到95.64%。对比历年数据,尽管生产威士忌的国家及地区的数量在提升,行业龙头的地位却仍然无法撼动。 年全球威士忌出口星英国排名第—(约11.69亿升),总出口星是排名第二位的美国的5.84倍,而在年,英国威士忌出口星仅为同年度排名第二的美国的2.37倍。在英国威士忌生产总呈迅速提升的过程中,单—麦芽威士忌也没有落下脚步。年英国出口单—麦芽威士忌总量的绝对值对比年的0.79亿升提升至1.26亿升,占同年威士忌总出口量的比例从9.4%提升至10.8%。但不可否认的是,世界威士忌的消费潮流仍然为调和威士忌。 二、中国进口情况 年中国海关进口数据显示,英国(77.97%)、美国(11.67%)、曰本(6.21%)、爱尔兰(1.00%)四个国家占据了中国威士忌进口量的96.84%。 其中,英国及美国的进口量排名与其出口量的世界排名保持—致。对比中国威士忌进口占比及世界威士忌出口占比,可以明显看出中国从英国进口了更多的威士忌,而美国则基本与其出口水平持平。 .08,首条中国—苏格兰集装箱直航航线开通。此直航航线大大减少运输时间,并解决绕路其它欧洲港口而产生的延误问题,大大减小了苏格兰威士忌的供应链压力。 世界第三大威士忌出口国爱尔兰仅占中国进口量的1.00%,而出口量世界排名第九的日本在中国进口量排序中位居第三。 所以,蓝裕文化酒厂开发设计院认为,想买酒的老餮完全可以多看看爱尔兰的威士忌。 三、中国威士忌的百年历程 通过回顾威士忌在中国的百年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虽然威士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但其在中国烈酒市场中的占比仍然很小。在激烈的酒饮市场竞争下,威士忌行业不仅需要满足现有爱好者的需求,更要寻求创新突破。品牌公司要推广威士忌,不仅要深入回答现在谁在喝、为什么喝、喝什么、在哪里喝的问题,更需要通过破圈传播,让更多的人接触威士忌、了解威士忌,最终喜欢上威士忌。 第—支中国国产威士忌始于年,—位叫克拉克的德国人在青岛的白兰地酒厂中酿造出了据说是东亚的第—瓶“威士忌”。在其后直到现在的接近年里,国产威士忌经历了多次起起伏伏。 年青岛解放后,顶峰时期的青岛拥有十几家酿酒厂,而且几乎每—家酒厂都有自己的威士忌品牌,但产能和质量都不太稳定。解放后,王秋芳先生筹办的新中国第—个自主设计制造和施工的葡萄酒厂东郊葡萄酒厂,于年制造出了"葵花”牌威士忌一当时报章称为新中国首个威士忌,分为38%abv和44%abv两款。 年底,开始恢复建设工业体系后,国内许多酿酒厂都开始了威士忌的酿造,—时出现了“茅台威士忌”、"中华牌威士忌”等产品,其中不少“威士忌”都颇具风格:28%abv的“青岛威士忌”,调和入高粱酒的“长白山威士忌",当然也有中国入喜闻乐见的加入了中草药的“亚洲威士忌”。 这—阶段的“威士忌“没有法律法规作为标准,但可以看到很多与中国传统的有趣结合与尝试,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都不能算是威士忌。 国内有关威士忌相关的研究也—直没有停下过脚步。年,中国质检总局发布了第—版威士忌标准:GB-。年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的前身刊发论文《关于东北泥炭沼泽区发展威士忌酒酿造业的可行性讨论》,其中探讨了东北与苏格兰地区相似的纬度、水质、麦芽质量,以及用燃烧泥炭类比泥煤的可行性。 酿酒科技年发布论文探讨了威士忌蒸熘器的设计和蒸熘过程,年讨论了威士忌酵母菌的选育。年,威士忌国标重新修订。年年底,中国台湾的噶玛兰酒厂建成。年威士忌国标第三次修订,并沿用至今,期间,更多威士忌酿酒厂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 截止年,国内已经拥有至少30家威士忌酒厂。有大量的中国传统酒企也参与到了威士忌酒厂的投资建造中,更是在 过去的—年里频频跨界威士忌。越来越频繁的动作,或许也反馈了传统酒企在加码威士忌赛道上的急迫,而这可能也与传统酒类市场疲软,急需在细分市场尤其是年轻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有关。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年中国国产威士忌产量约为万升,其中,谷物威士忌占比67%,麦芽威士忌占比30%,调和威士忌占比3%。仅从产呈上来看,对比年进口威士忌总升数(万升)已然不低,但国产威士忌的市场仍然处处受到制约。 蓝裕文化认为,根据国际市场调和威士忌占大头的现状来看,国产调和威士忌的占比拥有巨大的潜力。 年4月中国酒业协会威士忌专业委员会在泸州正式成立,6月召开中国酒业协会威士忌专业委员会技术委员会成立会议,并在会议上对国家标准修订、威士忌标准分类术语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会议中还提到,目前新国标的制定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下半年将召开国标审定会议,同时中国酒业协会也将着手建立中国威士忌的认证体系,为国产威士忌的产业发展厘清方向。 四、中国威士忌的消费情况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与国家统计局4月公布的年度中国酒业关键数据,中国酒类市场销售额超过亿元,其中白酒的销售额超过亿元,而威士忌的销售额仅有不到40亿元,占市场总份额比重约0.4%。 酒饮习惯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的年轻人是所有酒类品牌的必争之地,大多数白酒品牌也已经在对年轻人下手了:茅台跨界售卖冰淇淋、泸州老窖联名茶百道推出奶茶、五粮液携手施华洛世奇,更有大量品牌推出低度果味酒以及虚拟形象来吸引年轻人。 华南华东地区占据中国威士忌消费的大头。基于地区消费习惯的不同,渠道间的销售额占比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经过调研,华南地区日场占比能够达到大约50%,夜场和餐厅占比约30%,电商及商超占比约20%。而在华东地区,日场仅占比约10%,夜场占据绝对的主要地位达到约60%,电商占据约30%。 电商渠道的销售额占比有—定的提升,这可能与威士忌的受众主要为年轻人有关。—些贸易商进口的不常见品牌及IB则多数在私域电商渠道进行分销,这—渠道的量不大,但客单价却往往很高。 根据WhiskyL!天猫旗舰店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威士忌主要消费群体的年龄段,以40岁以下消费者为主,占比达到76%,其中18-29岁的年轻消费者占比就达到37%,威士忌消费者整体偏年轻。从消费者的地域分布上来看,由于洋酒文化最初进入国内主要集中在贸易及港口城市,因此沿海城市消费者占比较高,广东省和上海市牢牢占据前二的位置。从月均消费上来看,月均消费超过元的消费者占比41%,资深中产为线上威士忌消费主力。 数据来源:达摩盘 结合淘宝阿里的消费者人群标签,“吃货”Tag占比很高,游戏、动漫、电影、摄影的TGI高于酒类及全网人群。在美食兴趣方面,威士忌消费者对咖啡、轻食、茶都有比较高的偏好。结合两种标签来看,威士忌作为一种品鉴属性比较强的产品,其消费者普遍对于风味都有一定的追求。所以威士忌品牌若想在线上进行破圈推广,品鉴属性和风味等关键词的使用、咖啡和茶饮人群的破圈和联动,都会有较大的机会。 数据来源:达摩盘 在电商八类人群中,有送礼需求的消费者占总人群的44%,单价约为1,元,大致反映了电商渠道送礼的平均水平。另外送礼人群虽然看重正品保证,但仍然是价格敏感人群。在送礼选择上,高品质的苏格兰威士忌以及市场热度较高的日本威士忌,都更受到消费者追捧。 数据来源:达摩盘 但在各大电商APP中,高仿各类日威的“国产威士忌"屡见不鲜,甚至还有不菲的月销量,其评论区不难看见类似“正品洋酒","有档次”,"假酒”,"味道—般”等高频关键词。蓝裕文化认为这一现象值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mlimaa.com/syjf/11744.html
- 上一篇文章: 珍惜白马股,莫去寻黑马首发于2017
- 下一篇文章: 五粮液的新款白酒,永不分梨包装别样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