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圣经创世纪十一832
彭洋讲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192508.html 「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 一旦人与神的关系出了问题,人与人的关系也跟着会出问题,所以离弃神的人不可能和谐共处。神把人「分散在全地上」,不使人集体灭亡,是对人的保护。实际上是人类自己分散了,因为他们先与神分离了。有早期教父认为,这些人语言变乱后彼此争吵,爆发了战争。要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依靠语言或国家的统一,而是要先恢复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 「巴别」的希伯来文「Babel/??????」与「变乱Balal/??????」谐音,而「巴别」的阿卡德文「Babili」字义是「神的门」,因为人建这座塔是要「塔顶通天」(4节)。旧约中的「巴比伦」希伯来原文都是「巴别」,「巴比伦」来自希腊文。 如果10-16节的家谱是连续的,此时可能正是「法勒」(16节)出生的时候,洪水之后才过了年,挪亚、闪都还活着。考古发现,在主前年左右的乌鲁克时期(Urukperiod),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居民固有的都市化、塔庙、窑砖等文化和技术突然在中东各个定居地点出现,表明此时正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的时候。 巴比伦城原址现在只能挖掘到主前年左右的遗迹,因为幼发拉底河水位的变迁已经破坏了更低层的遗迹。 上图:主前年新巴比伦帝国的巴比伦塔庙(Ziggurat)示意图。每个美索不达米亚早期城市都有一个塔庙,作为城市守护神从天而降的阶梯。塔庙于主前年由苏美尔人的高台演化而来,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埃兰人、阿卡德人和亚述人都曾建造塔庙,高度从两层到七层不等。塔庙的造法基本相同,内部用晒制砖填充,每隔一定高度就铺上一层芦苇席,外壳以沥青作胶泥,用烤制砖砌成,国王的名字有时会刻在这些砖头上。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主前-年)所描述的巴比伦塔庙有7层,高91米,占地91米x91米,顶端有神龛,是当时这个地区最高、最显眼的建筑,用来敬拜巴比伦的守护神马尔杜克。主前年,亚历山大下令铲平这座塔庙,以便在原址上建造他的陵墓。结果壮志未酬身先亡,重建计划成了烂尾工程。「闪的后代记在下面。洪水以后二年,闪一百岁生了亚法撒。」 当世人在地上建造巴别塔的时候,神在天上安排召出亚伯拉罕,实现祂的救赎计划。10-26节这个家谱里所有的人都是为着神的选召铺路,神对他们一生的记念就是「生了」某一个人,并且这个人的出生是为了引出神将要选召的「亚伯兰」(27节),「女人的后裔」(三15)将从「亚伯兰」而出。 这份家谱上的人的年龄越来越短,从闪岁(11节)逐渐降到他拉岁(25节)。而之后的亚伯拉罕是岁(二十五7),以撒岁(三十五28),雅各岁(四十七28),约瑟是岁(五十22),可能是因为洪水之后的紫外线、宇宙射线强度和生态环境的变化。 「闪生亚法撒之后又活了五百年,并且生儿养女。」 10-26节是一段带着盼望的家谱,因此不像第五章的家谱总是说「就死了」(五5),而说「又活了」。 「亚法撒活到三十五岁,生了沙拉;」 「亚法撒生沙拉之后又活了四百零三年,并且生儿养女。」 「沙拉活到三十岁,生了希伯。」 「沙拉生希伯之后,又活了四百零三年,并且生儿养女。」 「希伯活到三十四岁,生了法勒。」 「希伯生法勒之后又活了四百三十年,并且生儿养女。」 「法勒活到三十岁,生了拉吴。」 「法勒生拉吴之后又活了二百零九年,并且生儿养女。」 「拉吴活到三十二岁,生了西鹿。」 「拉吴生西鹿之后又活了二百零七年,并且生儿养女。」 「西鹿活到三十岁,生了拿鹤。」 「西鹿生拿鹤之后又活了二百年,并且生儿养女。」 「拿鹤活到二十九岁,生了他拉。」 「拿鹤生他拉之后又活了一百一十九年,并且生儿养女。」 「他拉活到七十岁,生了亚伯兰、拿鹤、哈兰。」 这份家谱可能跳过了中间的许多代,目的是为了凑齐10代:从挪亚到亚伯拉罕的父亲他拉,一共经过10代(十一10-24),并分成巴别之前5代(10-14节)、巴别之后5代(16-24节),最后一代有3个儿子(十一26);而从亚当到挪亚,也一共经过了10代,最后一代有3个儿子(五32)。主耶稣的家谱为了凑齐14代(太一17),故意跳过了中间的许多代(太一8),希伯来文化并不认为这么处理有何不妥。因此,并不能根据这份家谱推算出创世的时间。 「亚伯兰、拿鹤、哈兰」年龄的次序可能是哈兰、拿鹤、亚伯兰,他拉可能是70岁生了长子哈兰(26节)、岁生了幼子亚伯兰(31节;十二4;徒七4)。但「亚伯兰」是神拣选的主角,所以排在最前面。 「他拉的后代记在下面。他拉生亚伯兰、拿鹤、哈兰;哈兰生罗得。」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是主前年(出十二40;王上六1),据此推算,亚伯兰大约生于主前年(二十一5;二十五26;四十七9),年后中国才进入夏朝(「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始于主前年)。 本节不是重述26节,26节是「闪的后代」(10节)的结束,本节是「他拉的后代」的开端。 「哈兰死在他的本地迦勒底的吾珥,在他父亲他拉之先。」 这是洪水之后首次出现儿子先于父亲死亡的记载,表明人类的寿命更加缩短,警告死亡的突然性。「本地」意思是「出生地、亲族之地」。 「吾珥」位于幼发拉底河下游的「示拿地」(2节)。考古证据表明,该城是当时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高的城市之一,守护神是月神辛(Sin)。亚伯兰大约55岁时,乌鲁克人占领了吾珥,建立了吾珥第三王朝,吾珥进入了最繁荣的时期。「迦勒底的吾珥」很可能后来的抄写者用当时的地名取代了古代的地名「吾珥」。 上图:吾珥第三王朝时期的吾珥城示意图。吾珥最早的建筑始于主前年左右的欧贝德文化(UbaidPeriod),主前27世纪吾珥重新繁荣,成为苏美尔人敬拜月神的圣地。主前年,乌鲁克(Uruk)人乌尔纳姆(Ur-Namma,主前年-年在位)占领吾珥,建立了吾珥第三王朝(UrIIIdynasty,主前-年),统一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王朝,被称为复兴的苏美尔帝国(Neo-SumerianEmpire)。「亚伯兰、拿鹤各娶了妻:亚伯兰的妻子名叫撒莱;拿鹤的妻子名叫密迦,是哈兰的女儿,哈兰是密迦和亦迦的父亲。」 「亚伯兰」的字义是「尊贵的父」,但实际上他却没有孩子。 「撒莱Sarai」的字义是「公主」,可能源于苏美尔月神的配偶月亮女神的头衔「撒拉杜Sarratu」。「密迦Milcah」的字义是「皇后」,可能源于苏美尔天后伊丝塔(Ishtar)的头衔「密迦杜Malkatu」。这些名字表明,他拉「住在大河那边事奉别神」(书二十四2),敬拜苏美尔人的月神和天后。 撒莱是亚伯兰同父异母的妹妹(二十12),密迦是拿鹤的侄女,近亲结婚是当时的习俗(二十四4;二十八2)。 上图:吾珥城的月神塔庙(Ziggurat),是一座两层高的砖建筑物,下层的砖用沥青结合,上层的砖用灰胶结合。这座神庙基本被保存了下来,现已被复原。吾珥是苏美尔人敬拜月神辛(Sin,苏美尔语Nanna)的中心,吾珥第三王朝时期,乌尔纳姆在吾珥修筑了城墙、兴建了巨大的神庙,使吾珥进入了最繁荣的时期。「撒莱不生育,没有孩子。」 「撒莱不生育」,表明亚伯拉罕的子孙、神的选民并非是堕落的人类自然产生的,而是出自神的作为。 「不生育」对古代家庭来说是很大的不幸,会使老人无人照顾、产业无人继承。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律因此制定了补救的方法,容许妻子无子的人与婢女(汉谟拉比法典CodeofHammurabi、努斯文献NuziTexts)或妓女(里皮特·伊什塔法典CodeofLipit-Ishtar)同房,所生的子女若得父亲认可,就能成为继承人(汉谟拉比法典)。《犹太古史记》记载,亚伯兰收养了「哈兰的儿子罗得」(31节)做养子(卷1第7章节)。 上图:主前2年吾珥妇女的珠宝金饰,可以看出在亚伯拉罕出生前多年,吾珥就已经相当繁荣。撒莱愿意抛弃这样的生活,不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妆饰」,而是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彼前三3-4),跟随亚伯兰前往未知的蛮荒之地,难怪被称为「仰赖神的圣洁妇人」(彼前三5)的榜样。原件出土于吾珥,现存于大英博物馆。「他拉带着他儿子亚伯兰和他孙子哈兰的儿子罗得,并他儿妇亚伯兰的妻子撒莱,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他们走到哈兰,就住在那里。」 此时吾珥第三王朝刚刚开始,「吾珥」进入了最繁荣的时期,但亚伯兰却因为顺服神的呼召(徒七2-4),定意离开美索不达米亚最繁荣的城市「吾珥」,前往公里之外的蛮荒之地「迦南地」。因为神救赎计划中的「女人的后裔」(三15),不是来自人类文明的至高点「吾珥」,而是来自世人看不上的「迦南地」。 「吾珥」和「哈兰」都是敬拜月神的中心。「哈兰」位于幼发拉底河上游,建于主前年,位于连接大马士革、尼尼微和美索不达米亚的交通要道上,从吾珥到哈兰大约要走0公里。拿鹤在他拉出发前后也前往「哈兰」定居,所以「哈兰」又叫做「拿鹤的城」(二十四10)。《犹太古史记》记载,他拉离开吾珥是因哈兰的死而心中悲痛,厌恶迦勒底(卷1第6章节),并不是被神呼召,所以「走到哈兰,就住在那里」(31节),继续「住在大河那边事奉别神」(书二十四2)。而亚伯兰在迦勒底公开宣称只有一位真神,当地拜偶像的人起来反对他,他就知道是应该离开那地的时候了(卷1第7章-节)。 主前年,吾珥被以拦人毁灭,如果亚伯兰没有顺从神的呼召离开,结局必然是与吾珥一起灭亡。 上图:「吾珥军旗TheStandardofUr」两侧的图案。吾珥出土的「吾珥军旗」是一个木盒,盒子两侧镶嵌了极为精致的马赛克,一侧是战争和胜利的场面,另一侧是和平和宴会的场面,可以看出在亚伯拉罕出生前多年,吾珥已经具有相当高的物质文明和艺术水平。但神却要他抛下这一切,前往当时的蛮荒之地迦南。原件制作于主前2年,现存于大英博物馆。上图:吾珥城遗址,废墟遗址上最显眼的是供奉月神的塔神,还有许多住房的遗迹。主前年,以拦人攻入吾珥,吾珥第三王朝灭亡。今天,大部分从吾珥挖掘出来的文物都保存在大英博物馆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岁,就死在哈兰。」 「就死在哈兰」这句话与10-26节一贯的「又活了」截然相反,表明这是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开始。 此时大约是主前年,亚伯兰75岁(十二4),从此亚伯兰全心全意地顺从神的呼召离开哈兰(徒七4),神选民的历史正式开始了。 上图:亚伯拉罕从吾珥到迦南的路线,全程约公里。他们可能是沿着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商业大道前往迦南,沿途经过巴比伦、利马、哈兰和大马士革等城市,从吾珥到哈兰大约0公里,从哈兰到迦南地大约公里。亚伯拉罕信靠神,凭信心走完了这段漫长的路程,所以圣经说:「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创十五6)。前一篇创世纪十一1-7旧约目录排版│Ethan审校│Ethan解读版权归属:《圣经综合解读》点击「在看」一起传播福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mlimaa.com/sygx/8006.html
- 上一篇文章: 南美洲智利从北往南,绝美景点一网打尽,适
- 下一篇文章: 最速SUV卡宴vs揽胜vs大切